陋居

About Time(1)

before reading:HP设定,脑洞大 ——————————

有这么一种说法是,小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都会有一个假想的玩伴。它可以是一只松鼠,一只猫,一个男孩或女孩,叫做Roy或者Karry——大概像这种简单易记还带着拼写错误的嫌疑的名字。


一般来说,这些玩伴陪伴我们的时间都很短,大部分发生在我们还没有记事能力的时候。也就是说,除非细心的父母能把我们咿咿呀呀逻辑混乱的话听清楚记下来,否则我们长大后就永远不可能记得有这样一个朋友,在我们还包裹在自己未完全破裂的蛋壳里,用满带好奇又小心翼翼的眼神从缝隙中窥视着这个世界时,耐心地守候着我们的无言和喜怒无常,沿着那细密的碎裂的纹路,轻缓又温柔地揭开一片片固执的守卫。


他们让我们看到光,又从光里看到他们。像某种给新生儿舔食蜂蜜的古老传统,在一切刚刚开始时,首先给我们显现爱的力量,品尝爱的甜蜜,所以会在之后的一生里不断追寻,走过一座座城市遇见成千上万的人,只为了那种似乎与生俱来便万分依恋的感情。


他们让我们学会了爱,然后放弃了被爱的机会。我们不会记得他们,但是我们保留着他们给我们的爱,盛着满满的一罐子。以后给别人的爱,都要从这个罐子里一点点掏出来。直到遇到可以把整个罐子拱手相赠的那个人。


这样他们的任务就算真正地完成,带着对我们今后美好一生的祝福,消失在我们和爱人亲吻后第一个早晨的第一声鸟鸣里。


啪地一声合上装订起来的复印纸,刘志宏郁闷地伏在纸张上,发出无力的叹息。


圣芒戈的院长最近编写了一套非常鸡肋的心理辅导丛书,并且在霍格沃茨进行了小范围的试行课程编排。现在这本叫做《迷蒙花季芬芳雨季》的心理教材在二年级学生里人手一份,大家私底下把它叫做《入眠教程一百篇》。


直到这个星期三之前,事情还不算糟糕。除了非常欣赏这本书的校长每逮住一个学生就会和他讨论书里的心理知识之外,也就是经常看到那个显眼的红色封面被主人随意丢弃在上草药课的温室地板上或是垫在断了跟的桌子底下。


上课的老师也非常轻松随意,刘志宏几乎没听过一节心理课,他们成立了一个四学院互助心理小组,其实会在每节课上凑在一起玩高布石或者巫师棋。


可是就在这个星期三,事情一下子急转直下。院长跑到霍格沃茨做了个非常激昂的演讲,深受感动的校长当即宣布所有二年级学生必须写一篇十四英寸半羊皮纸长的关于《迷蒙花季芬芳雨季》的论文。


因为这件事,罗庭信非常不要脸地赚了一笔。他托人到霍格莫德找了一家专营麻瓜实物的小店,低价复印了一大批的这本书,然后卖给那些弄丢了书的人。原书被施了反复制咒,所以只有麻瓜的方法才能复印出来。


谁说只有斯莱特林才耍小聪明,拉文克劳也一肚子小算盘好吗……


说到斯莱特林……已经好久没看到那个家伙了啊……


听王源说千玺最近学霸力突然剧增,连备考owls的王俊凯都没他那么丧病,整天往图书馆跑,保护神奇动物课的论文竟然都可以超长度完成。


人家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可自拔,而他刘志宏却抓着亲情价八折买来的心理书复印件,试图找到这本心理巨著的中心主题和思想感情。


不明白为什么人和人的差距这么大,也不明白为什么作者在结尾突然变得那么抒情。


不过最后一节的内容……


儿时的玩伴?


在他印象里,的确有这么一个奇怪的人,似乎充分参与了他收到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之前十一年的人生。


但这个玩意存在的时间跨度和书里写的存在着严重的不符。而且这个不知道什么鬼根本不可以称作玩伴,每次只要他一出现,刘志宏就会发生倒霉的事。


这样说来,他倒是非常希望这个所谓的玩伴能够在他能记事之前就快点带着爱和祝福离开。托他的福,在刘志宏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巫师之前,一直以为是因为撞鬼才有了超能力。


于是刘志宏突然有了一个(自以为)非常棒的点子。鉴于校长对于院长及其作品显而易见的鲜明态度,相信所有人都会在论文里加上大肆赞扬的文字,如果只有他一个人反其道而行之,指出书中编写不周之处,说不定会一鸣惊人。


但要冒的险也非常大。校长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在关于他的流传最广泛的传说里,最出名的一条大概是,他让一个唱校歌没有发出t音的学生洗了一个学期的厕所,不准用魔法。


所以此刻他的犹豫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想想献身于学业的千玺。


刘志宏默默对自己说。想想无数为了真理献出宝贵生命的前辈,伟大的占星师和预言家哥白尼,还有那谁,那谁…………


承认吧,刘志宏,你的魔法史成绩拉低了整个学院的平均分。


最后虔诚地拜了拜学霸玺,刘志宏拿起羽毛笔蘸了蘸墨水,拉过一旁的羊皮纸,下笔写了起来。


                              论《花雨》一书中无伤大雅的小错误


作者:刘志宏        赫奇帕奇       二年级


秉承着一贯严谨务实的赫奇帕奇学风,在研读了圣芒戈医院院长的著作《迷蒙花季芬芳雨季》后,除了学会了很多心理学知识,体会到了长辈对我们下一代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怀之外,还发现了书中某处描写与现实有所不符的情况。


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院长的笔误情有可原,更为此书增添了一股温暖的人情味,使得这本书不再是被束之高阁的学术巨制,也有了普通人的小情绪小错误,让人倍感亲切。


不才通过可收集到的信件、日记和当事人口述等,完成了下列一份关于《花雨》一书中所提到的“儿时玩伴”的档案记录,和书中所记叙有些微差距,在此提出,希望对本书的完善有所帮助。


当事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赫奇帕奇


场景一

时间:2002年 地点:当事人家中

信息来源:当事人家中成员的叙述

在这次调查中,这是当事人的“儿时玩伴”第一次出现在家人的记忆里,令人咋舌的是,玩伴的目的居然是拐卖当事人。

据当事人的母亲介绍,当事人年幼时长相气质已非常不凡。那是在一个闷热早上,当事人的父母起床时,听见儿童房传来说话声,而夫妻二人进入儿童房后,当事人一直在重复“切切”、“去玩”等词汇,似乎在有人要把他从房子里带出去。



TBC

评论(4)
热度(28)

© 陋居 | Powered by LOFTER